6月29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廣東活動周落下帷幕。此次廣東活動周于6月27日—29日舉辦,共有3萬余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前往中國館參觀。活動期間,世博會中國館南廣場及園區快閃舞臺輪番上演了英歌舞、粵劇、醒獅等非遺民俗精品演出。
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廣東與日本的關系尤其密切。目前,廣東是日企在中國投資最大的省份之一。今年前4個月,廣東對日本進出口總額1447億元、同比增長5.36%,增長幅度高于廣東省整體對外貿易的增長幅度。同期,廣東實際利用日本外資更是同比大幅增長超48%。
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東活動周期間,廣州、韶關、中山、陽江等城市紛紛舉辦了招商引資活動,使出十八般武藝,從城市形象、優質資源、產業特色和營商環境等方面向日本企業積極介紹自身優勢,歡迎日企來廣東投資。
多場廣東城市推介會舉行
世博會是各國集中展示國家綜合實力和創新成果、開展經貿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自1982年起至今,中國貿促會已代表中國政府連續參加了17屆世博會。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已連續參與了多屆世博會。此次在中國館舉行的廣東活動周,是廣東省在新一屆綜合類世博會上舉辦的重大國際活動,向全世界介紹一個開放的廣東、創新的廣東、有魅力的廣東。
在活動周里,廣東圍繞“綠美廣東,智創未來”主題,著力從科技創新、生態建設、文化傳承、國際交流四個維度,展現廣東以科技之筆繪就綠色發展的新圖景。
廣東省貿促會副會長謝惠蓉表示,廣東活動周期間,省貿促會把粵劇、廣東音樂、醒獅、英歌舞等廣東非遺民俗精品帶到世博舞臺,表演非常精彩,引發各國觀眾圍觀和稱贊。同時,廣東活動周注重全方位呈現廣東作為科技創新大省的國際形象,還突出展示了廣東綠色發展成果。
據悉,廣東活動周期間,多個配套招商引資活動在大阪舉行。廣東各地市紛紛借助這難得的機會“搶灘登陸”,加深日本企業對自身的認識,希望吸引更多企業前來落戶。
在韶關市舉辦的大健康產業及制造業招商推介會上,韶關市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更是詳細講述了自身優勢:“韶關設立了總規模達100億元的產業基金,并出臺一系列惠企政策,對符合申報條件的產業轉移項目最高給予2000萬元獎勵;廣東省與韶關市的政策疊加,更是讓外資企業最高可累計獲得超1.5億元的豐厚獎勵,誠意滿滿,吸引全球投資者。”
此外,在這場推介會上,韶關市投資促進局與寶武杰富意特殊鋼有限公司簽訂招商項目投資協議書,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韶關市委員會與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廣東總商會(日本粵商會)簽訂了友好單位合作協議。
世博會中國館內還舉行了“中山日”城市形象推介會。中山市政府秘書長郭淵介紹,依托深中通道構建“灣區一小時交通圈”,中山將營商環境作為“生命線”,以“辦事省心、發展順心、扎根安心”為目標,推動“深中通辦”常態化,拓展產業空間并推出政策包,期待與全球投資者共享大灣區機遇。
“希望能有機會再去廣東看看”
“歡迎來到中國館。”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門口,來自廣東企業的人形機器人揮舞著手臂,向排隊進館的各國觀眾打招呼,還時不時主動與觀眾握手。
日本觀眾辰巳先生十分喜愛這款人形機器人,特意和妻子一起與機器人合影留念。他此前曾去過廣東出差,對深圳和東莞印象深刻:“深圳有很多高科技公司,我知道華為、大疆這些品牌。而東莞則有很多工廠,我每次來到工廠,都能看到大家在忙碌地工作。”
他說,廣東活動周加深了他對廣東的了解,希望有機會能再去看看。
辰巳先生的見聞背后,正是廣東為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所作出的努力。今年1—5月,廣東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制造業增長4%。
馬來西亞華人欣如專門為了廣東活動周從韓國飛到日本。連續3天,她都在中國館里游覽。看到館內播放的廣州市宣傳片,她感慨萬千:“我是第四代華人,從小就喜歡去圖書館買關于中國的書籍閱讀。20年前,我9歲,家人第一次帶我回中國,就是去的廣州。今天看到這個宣傳片,我發現廣州的變化真的太大了。”
“我能在廣東看到這么多綠樹嗎?這只小鳥是什么品種?”在大阪世博會“綠美廣東”展項前,一位美國觀眾看相關宣傳片看得入神,忍不住連連追問工作人員。
她所看到的,是以三維建模渲染與動態影像合成技術創作的四幅全景動態交互數字長卷。長卷里,從南嶺國家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廣東紅樹林的自然景觀,到廣州塔、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珠海歌劇院和佛山祖廟等標志性建筑均得到了呈現,成為外國觀眾認識廣東生態之美、生產之美、生活之美的重要途徑。
負責綠美廣東展項“打卡”點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準備的廣東荔枝文創紀念品供不應求,“我們分批將這些紀念品送給觀眾,外國觀眾‘打卡’非常積極,幾千份紀念品全部派光了”。
廣東活動周雖然已畫上圓滿句號,但廣東與全球共享機遇、共創未來的故事,仍在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