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莞市生態環境局消息,截至今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這是東莞官方普查和民間觀察記錄到的鳥類種類數量。其中,自去年1月以來就增加了23張“新面孔”,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水鄉稻田迎來禾花雀
據東莞市觀鳥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11月14日,觀鳥協會成員在中堂百香島、橋頭荷花基地和望牛墩懿興生態園驚喜地發現了黃胸鹀,也稱禾花雀。在中堂百香島發現1只雌性和1只雄性禾花雀,在懿興生態園發現1只雄性而在橋頭荷花基地發現有超過10只黃胸鹀,這是東莞觀鳥協會近幾年發現黃胸鹀數量最多的一次。
“以前吃禾花雀的人比較多,因此,禾花雀越來越少?,F在看到有禾花雀了,心里很高興?!痹撠撠熑苏f。
觀鳥協會會員們在高興之余,也有擔憂。這些禾花雀會不會落入別人的盤中餐?就在11月上旬,觀鳥協會會員在望牛墩發現有人在田野里拉網捕鳥,他們立即報警。拉網的人看到有人拍照后,就撤網溜走了。
由于人類的捕殺,候鳥禾花雀越來越少。在我國,禾花雀屬于“三有”保護動物。從2014年開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把禾花雀從“易?!奔墑e,提升到與大熊貓同等待遇的“瀕危”級別。南飛的禾花雀數量劇減,這是東莞人有目共睹的。
最近這些年,東莞林業部門對捕殺販賣禾花雀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據東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多年的宣傳教育后,東莞不少村民意識到捕殺食用禾花雀的危害性,大膽舉報捕殺販賣禾花雀行為。
這些年來,該分局查處的捕殺販賣禾花雀行為,大部分是當地村民舉報提供的線索。例如,兩年前曾有人在水鄉拉網20多張攔截禾花雀,遭到當地村民舉報,森林分局立即派人趕赴現場,銷毀了所有的網。在去年,有人在水鄉拉網捕抓禾花雀,被當地村民舉報,人贓并獲。該犯罪嫌疑人并刑拘,并被起訴。
森林分局有關負責人說,保護野生動物的中堅力量是基層群眾,歡迎大家積極舉報非法捕殺販賣包括禾花雀在內野生動物的行為,舉報電話是0769-22223281、110。
東江河畔白鷺飛舞
近年來,東莞的環境越來越好了,除了禾花雀,東莞還有很多地方出現了各種鳥類,東江河畔、萬江、中堂、企石、東引運河流域、石馬河、北海仔河流域等鎮街、河流還引來一群一群的白鷺。
道滘鎮蔡白村水清、岸綠、景美,引來白鷺滿天飛。蔡白村有一個小組叫白鷺組,因白鷺鳥多而得名。但受環境影響,有好些年,白鷺鳥變得越來越少。近幾年,蔡白村大力治水、拆違,忍住“陣痛”整治散亂污,讓村容村貌和村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的蔡白村風光旖旎、景色秀美,引來了一群群白鷺滿天飛。
橋頭段白鷺飛舞。近年來,東莞市持續不斷地推進東引運河整治,東引運河水質大幅提升,大部分河段呈現水清岸美、鷺飛魚游的景象。
石馬河橋頭段白鷺回歸。夏日的石馬河,清風從水面吹來,給河堤上的行人帶來一絲涼爽,河道的葦叢隨風搖曳,不時飛起幾只白鷺。石馬河泛著綠波,靜靜地流淌,倒映著藍天綠樹,勾勒出一幅生態畫卷。
2016年年底以來,東莞舉全市之力打響石馬河治理攻堅戰,市、流域、鎮三級協同,大兵團推進工程建設,鐵腕開展決戰督導,大力度嚴控工業污染,讓世紀之初被人戲稱為“烏龍江”的石馬河鷺飛魚游,重現嶺南水韻風光。
鷺重回北海仔河流域。隨著北海仔河流域水環境的改善,大批白鷺前來棲息覓食,與藍天、綠地、清水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生態畫卷。這正是中堂舉全鎮之力治水的最好褒獎。
萬江“鳥島”上常年有白鷺棲息。在位于萬江新和社區的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里,有一個被稱為“白鷺天堂”的“鳥島”,這里離市中心不遠,卻遠離塵囂,閑暇之余去看白鷺與晚霞齊飛,感受不一樣的都市田園風光。
人們被“鳥島”的自然風光迷住,尤其是在春天,這里處處生機勃勃,大大小小的鳥巢“點綴”在榕樹枝椏上,可謂是榕樹深處白鷺飛。“白鷺天堂”里住的多是小白鷺、中白鷺和夜鷺。這些鳥兒靈敏俊美,常棲息于稻田、沼澤、池塘間,喜歡吃小魚、蛙、蝗蟲等。
傍晚時分,“鳥島”更是熱鬧非凡,成千上萬只白鷺陸續返回巢穴,它們優雅的身姿在夕陽的映襯下,形成一幅絕美的畫卷。
誰能想到,今天風光優美的“白鷺天堂”,以前是一處小小的魚塘,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而“鳥島”也不過是環境整治時,由塘底淤泥堆積而成。池塘中間的“鳥島”有兩座,每座只有兩三百平方米。兩座小島之間的水面較為開闊,島上的幾棵大榕樹枝葉繁茂,吸引了無數鷺鳥常年棲息。人們早在2003年就已發現鷺鳥蹤跡,隨著環境日漸向好,這里慢慢地成為了鳥兒們的聚集地,也為久居都市的人們提供了一處“近在咫尺”的觀鳥勝地。
首次發現黑臉琵鷺
長安首次發現“鳥中大熊貓”——全球性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吧彿遒p鷺”消失近10年后,再次回到長安人的視野。黃昏時分,蓮花山下百鳥歸巢,馬尾水庫開始熱鬧起來。鳥群停落在水湖中的叢林里,蔚為壯觀。
這是長安舉全鎮之力治水,帶給市民的生態紅利。隨著長安水環境的好轉,越來越多的鷺鳥回歸和候鳥停棲,長安人甚至看到了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臉琵鷺,這是全球性瀕危鳥類。
近年來,東莞圍繞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園20個、濕地公園23個、自然保護區6個,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引來了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呈現出自然生態與工業文明共存共融的優美畫卷。